您的位置 首页 > 人物 > 名家

巴桑罗布:达旺与仓央嘉措

达旺与仓央嘉措

巴桑罗布
达旺,是我国门隅地区最有名的主要重镇。…

达旺与仓央嘉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巴桑罗布

 
     达旺,是我国门隅地区最有名的主要重镇。历史上,达旺长期为整个门隅宗教、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中心。达旺谷地多开阔,平均海拔2000米以下,这里气候温和、四季郁郁葱葱,景色幽美、物产丰富。祖籍门隅的原拉萨色拉寺格西拉然巴﹒益西赤列把达旺所在地“拉沃域松”誉为“玉盘”,而把达旺喻为玉盘中的“曼荼罗”(坛城)。其实,达旺这一地名的来历就是个生动的故事。据说国王嘎拉旺布时期这个地方作为都城,就叫做“隅曼斋岗”或者“曼斋岗”。宁玛派喇嘛聂氏温布·乌金桑布因为在这里为宗教信徒施授马头明王灌顶,故而逐渐被称作“达旺”。而乌金桑布则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鼻祖。达旺这个地名与仓央嘉措有着密切关系。
     大约在十五世纪中下叶,宁玛派掘藏大师白玛林巴(གཏེར་སྟོན་པད་མ་གླིང་པ་)(1450—1521年)以某种授记的名义,将其幼弟乌金桑布(ཨོ་རྒྱན་བཟང་པོ་)从布姆塘(今日不丹境内)委派到门隅拉沃隅松去探访、传教。其父系聂顿﹒顿珠桑布(སྨྱོས་སྟོན་དོན་གྲུབ་བཟང་པོ་),母亲为卓牧﹒白玛卓玛(འབྲོག་མོ་པད་མ་སྒྲོལ་ མ་)。乌金桑布到了拉沃隅松,结识当地首领白卡尔瓦﹒觉沃﹒顿珠(པད་མཁར་བ་ཇོ་བོ་དོན་གྲུབ原先是瑞布卡尔宫的),并娶其女儿多吉宗巴(རྡོ་རྗེ་འཛོམས་པ་)为妻。其实觉沃﹒顿珠正是吐蕃赞普的后裔,当初他把这门亲事说成私奔,而竭力反对。两家恩怨发端于此。白玛林巴大师曾以巨大的影响力到拉沃域松进行调解后,乌金桑布在白卡尔瓦等人的支援下,先后建造桑杰林(སངས་རྒྱས་གླིང་)、措杰林(ཚོགས་རྒྱས་གླིང་ངམ་མཚོ་རྒྱལ་གླིང་)和乌金林(ཨོ་རྒྱན་གླིང་)三个寺庙。后来措杰林毁于火灾, 而桑杰林和乌金林寺至今还存在,白玛林巴的法统至今还在当地传承。
    乌金林寺始建于藏历第八绕迥(公元1487年)左右,是在门隅建造最早的宁玛派寺院。后来乌金林寺大败落。仓央嘉措圣者依从佛父临终之前修缮乌金林寺的遗嘱,委托徳斯﹒桑杰嘉措(སྡེ་སྲིད་སངས་རྒྱས་རྒྱ་མཚོ་)修缮事宜。徳斯﹒桑杰嘉措委任穷结﹒贡布绕丹(ཕྱོངས་རྒྱས་མགོན་པོ་རབ་བརྟན་)为总管,于藏历第十一绕迥土阴兔年(公元1699年-1700年)即在仓央嘉措登上达赖喇嘛宝座的第三年开始,对乌金林寺殿堂及围墙等进行全面修缮。这个时期该寺常住僧众达百余人。仓央嘉措父亲是在乌金林寺修缮和仓央嘉措登基之前的藏历火牛年(1697年)5月30日于朗嘎孜丹增颇章逝世的。在圣者仓央嘉措所著《乌金林寺志﹒度脱轮回苦海之大舟》(《ཨོ་རྒྱན་གླིང་གི་དཀར་ཆག་འཁོར་བའི་རྒྱ་མཚོ་སྒྲོལ་བའི་གྲུ་ཆེན།》)中能找到当时的各种丰富史料。由于受准葛尔部落侵扰西藏,破坏宁玛派主要寺院,杀害诸多宁玛派高僧大德等方面的影响,将乌金林寺由宁玛派改宗为格鲁派,并把寺庙管理权移交给达旺寺(རྟ་དབང་དགོན།),形成了委派一名喇嘛负责开展日常宗教活动和月供的惯例。现在作为仓央嘉措的诞生地,成为门隅人们非常重要的朝圣地,重要的高僧大德也常常云集于此讲经说法。
     当年,乌金桑布在建寺传教过程中,曾在国王嘎拉旺布(ཀ་ལ་དབང་པོ་)时代的都城曼扎岗(མཎྜལ་སྒང )讲经说法,为宗教信徒施授马头明王灌顶,故而逐渐地将曼扎岗被称作“达旺”。所谓“达旺”(རྟ་དབང་),直译就是“马权”。“马”是指马头明王,也称马头金刚,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本尊之名称。“权”是指权力,灌顶则意为授权,如醍醐灌顶,是指传授智慧。

    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举行仪式,即国师以四大海之水,灌国王之头顶,表示施授权力与财富,并祝福。藏传佛教密宗将其作为传授弟子秘法的一种形式。举行了这种仪式,徒弟才有权修习所传授的口诀。乌金桑布在白嘎尔宫(白林或称白嘎尔林)的支援下还建造了达旺寺。五
世达赖喇嘛时期,梅热喇嘛洛追嘉措(即第四世梅热活佛。第一世梅热活佛洛桑丹拜准美
为赞普后裔)又把宁玛派达旺寺改宗为格鲁派。乌金桑布一直在乌金林及其周围开展宗教活
动。作为宁玛派,当时采取家族式管理寺庙模式和父子传承的承袭办法。乌金桑布幼年俗名
索南培(བསོད་ནམས་འཕེལ།),在乌金林寺终老。其世系是:乌金桑布—喇嘛旺又称曲杰仁增(བླ་མ་དབང་ངམ་
ཆོས་རྗེ་རིག་འཛིན)—喇嘛卓衮(བླ་མ་འགྲོ་མགོན་)-丹增扎西(བསྟན་འཛིན་བཀྲ་ཤིས།)—云丹罗布(ཡོན་ཏན་ནོར་བུ།)—丹增扎
巴(བསྟན་འཛིན་གྲགས་པ།)—扎西丹增(བཀྲ་ཤིས་བསྟན་འཛིན་)等。扎西丹增诞辰于金阴兔年(1651年),幼
年俗名典巴,圆寂于火阴牛年(1697年)。他们的名字都冠之以喇嘛或者曲杰(法王)。
乌金桑布的第七代嫡传后裔扎西丹增就是仓央嘉措的父亲。仓央嘉措应当是在白玛林巴圆寂
162年后的1683年诞生的。从聂顿﹒顿珠桑布到仓央嘉措是九代嫡传。
    1947年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印度新统治者,秉承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衣钵,打着“麦线”破旗,1951年以后就趁解放军抗美援朝、进军西藏,无暇顾及之际,派出军队强行驱赶西藏噶厦政府在当地的官员,蚕食、抢占门隅地区,并于藏历铁兔年新年初二,即1951年2月7日印军悍然武装占领门隅首府达旺城。
    达旺的陷落是西藏历史上,乃至于中印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。印度武装侵占达旺无疑是个值得十分关注的标志性事件。从此,印度与我结下霸占我壮丽山河,欺凌我骨肉同胞的冤仇;从此,印度撕开了和平、自由的伪善面纱,开始显现其扩张、霸权的凶恶嘴脸。印度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开始变了,变得咄咄逼人,变得可憎可恶。而古印度那种光芒四射的文化及其礼赞可亲的美好形象,已经荡然无存。西藏人说,现在的印度人,不是本来的印度人。“在出现了佛陀、阿育王和甘地的国家里,尤其是当它在世界上没有任何敌对国家时,拥有一支庞大的正规军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和不必要的放纵。”(见印度人D.R曼克卡尔所著《谁是六二年的罪人》第3页)乘人之危,武装占领我神圣领土,公然占领名城达旺更是“不道德的事情和不必要的放纵。”对这种不道德的放纵,国人难道还要容忍、熟视无睹下去吗?
门隅及达旺历史、主权归属,以及被印军武装侵占的详细情况,详见笔者小作《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》一书。(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)
(2020年2月抗疫期间于成都)
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模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renwu/mingjia/2020-03-03/169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11551408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 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